子午工程


子午工程重点建设台站分布图

子午工程

子午工程沿东经120°子午线附近,利用北起漠河、经北京、武汉,南至海南并延伸到南极中山站,以及东起上海、经武汉、成都、西至拉萨的沿北纬30°纬度线附近现有的15个监测台站,建成一个以链为主、链网结合的,运用地磁(电)、无线电、光学和探空火箭等多种手段,连续监测地球表面20~30km以上到几百公里的中高层大气、电离层和磁层,以及十几个地球半径以外的行星际空间环境中的地磁场、电场、中高层大气的风场、密度、温度和成分,电离层、磁层和行星际空间中的有关参数,联合运作的大型空间环境地基监测系统。

子午工程由中国科学院牵头,教育部、信息产业部、中国地震局、国家海洋局、中国气象局等共同建设,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为项目法人,牵头负责具体建设工作。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组长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曹健林,吴季主任担任项目建设工程经理部总经理兼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赤副主任担任项目建设工程经理部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

子午工程计划在3年时间内完成建设,将建成空间环境监测、数据与通信、研究与预报三大系统:

1.空间环境监测系统

系统由地磁(电)分系统、无线电分系统、光学分系统和探空火箭综合监测分系统构成,用于监测我国境内东经120°子午链和北纬30°纬度线上空的空间环境。

2.数据与通信系统

系统由通信网络分系统和数据库分系统构成。系统以大型专用数据库为核心,以面向科学数据和事务管理的计算机系统为主体设施,利用公用或相关业务部门的专用通信网络作为信息主通道,配以连接子午工程台站到主干网的子午工程专用的子网,是一个面向用户的、可实现国际数据交换的科学支撑平台。

3.研究与预报系统

本系统由科学运行分系统、研究建模分系统和预报服务分系统构成。科学运行分系统包括科学运行办公室、国际合作办公室、多功能演示厅、学术活动厅;研究建模分系统包括研究与建模虚拟平台(研究平台、建模平台)和专用高性能计算平台;预报服务分系统包括民用预报服务平台等。